正文 第六十七章 乌铜走银(2)
推荐阅读: 邪王嗜宠:神医狂妃 邪王嗜宠鬼医狂妃 邪王嗜宠:鬼医狂妃 妖孽修真弃少 我寄人间 从今天起当首富 宠妻入骨:神秘老公有点坏 重生之再铸青春 超级修真弃少 修复师 万古第一神 我在坟场画皮十五年 裂天空骑 武神主宰 神医萌宝 重生南非当警察 神道仙尊 妖夫在上
乌铜走银是云南特有的中国传统铜制工艺品,始创于云南石屏。它以铜为胎,在胎上雕刻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将熔化的银(或金)水填入花纹图案中,冷却后打磨光滑处理,时间久了底铜自然变为乌黑,透出银(或金)纹图案,呈现出黑白(或黑黄)分明的装饰效果,古香古色,典雅别致。由于一般多以镶嵌白银为主,故称“乌铜走银”。过去,此工艺品多为文房用具等。现在品类十分广泛。
乌铜走银,充满传奇色彩的四个字,说的是一门有着近300年历史的、曾一度与景泰蓝齐名、号称“天下铜艺双绝”的手艺活,然而几经变迁,如今鲜有人掌握乌铜走银的全部工艺,除了繁复的工艺之外还有一个原因:这走银的铜并非寻常之铜。
相传在雍正年间,云南石屏县有一名铜匠,名叫岳富,在一次炼铜时,手上金戒指不慎掉入炉锅中,高温之下当即熔化,心疼、恼怒之下他将周围金银铜铁等金属一股脑全推进炼锅里。不解气的他把锅里的“液体”全倒在地上,背抄手扬长而去。
然而第二天,他发现被胡乱冶炼的金属泛着紫铜色着实好看,不同于之前见过的所有铜。岳富用它做成了一种器物,干活累时就拿在手上把玩。意外的是器物逐渐变得黑亮。后来他研究了配料的比例,再錾刻出一些简单的花纹,把银熔化走上去,便成了这乌铜走银。
古朴别致,纹样精致繁复,黑白相间的颜色更使其别有一番端庄大气、儒雅之感。拥有乌铜走银器物,也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
岳富的后人把这门技艺从石屏传到了昆明、建水等地。
机缘巧合之下,家住昆明官渡区的金永才与乌铜走银第五代传人李加汝相识,1982拜其为师。在历经12年考验之后,金永才得以传承李加汝刻在内心的配方,牢记师父所说:乌铜走银的配方不是记在纸上,而是刻在心里。自此,第六代传人金永才开始了钻研、传承的道路。
金永才制作的五福捧寿走金银方鼎,获得获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百花奖”金奖。他突破传统技法,将走金和走银结合,更加凸显了乌铜走银技艺的精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为金永才后期经典之作。
乌铜走银的制作工艺极为复杂精湛。过去铜不纯,因此土法炼铜是匠人们的必备技能。提纯俗称“化料”,根据铜料的多少,选择使用碳金锅或者石墨坩埚。
乌铜走银使用的铜多为本地的大厂铜,冶炼的过程中若不小心掉入米粒大小的锡或者白铜,那这锅料就废了。
化料环节,对于添加不同材料时的温度要求非常高,当坩埚里的温度达到500c时,铜慢慢变形;达到700c时,底部的铜开始熔化,需要加入一种材料;达到900c时再加入一种材料就这样在冶炼的不同温度段,加入9种其他金属材料,动作要快,投放时间控制在30秒内。
将称好的料,放入高温铜料里,瞬间发出漂亮的光。
油槽加热后用蜡烛擦拭,将化好的铜液倒入其中,接着倒出后插在稻草堆里降温。至此完成整个炼铜环节。
从秘方炼铜到锻片、錾刻、走银、成型、抛光、揉黑等,乌铜走银“走”了十多道工序。
按照器物形状,将冶炼好的铜打成一定长、宽、厚度的铜片。然后用传统方法进行放样,接着下料、錾刻。
錾刻,对艺人的听力要求非常高,一般走银不能超过20丝(0.2毫米),走金不能超过15丝(0.5毫米),徒弟们在錾刻时金永才能够通过听声辨深度。錾刻好的铜片,用棉布沾硼砂水来擦拭以去除杂质,方便在其上走银或者走金。
所谓乌铜走银,就是将银子放在乌铜片上,当乌铜片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以火炙烤银子将其化开,用火钳推着银块,使水状的银子顺着錾刻好的图案沟槽往前走。
银的熔点为960.8c,铜的熔点为1083.4c,乌铜合金的熔点比铜熔点略低50c左右,由于乌铜的熔点高于银的熔点,在火的作用下,银子熔化、冷却在乌铜的沟槽中,借助熔点差将两者牢固的结合在一起。若器型较小,可采用银粉来走,走得均匀,温度也好控制。
完成精细的走银过程便是打磨,组装成型,细打磨、抛光。
打磨时,金永才用铁盘将磨下来的银(金)粉,收集起来以回收利用。
抛光使用的材料也比较有意思,金永才使用的是烧过的旱烟末,光泽度比较亮,光滑。曾经他也采用铁砂纸来打磨,但在高度老花镜之下能看到细细的痕迹,几经试验之后便用棉布来打磨、抛光。
接下来就是乌铜走银至为重要的一环:将做好的乌铜走银制品用手掌捂起,待手出汗后,边捂边揉搓。汗液与乌铜产生反应使乌铜器面发生氧化,生成一层自然的保护膜,乌铜坯就呈乌黑发亮状态(一般情况下银变黑有两种,一种是氧化,一种是硫化)。
为此他设置了一门匪夷所思的收徒规矩:看汗液合不合。入门之初,他交给对方一个墨盒,让其把玩20分钟,看墨盒的颜色。这说来还有个插曲。
曾经有人买了金永才的墨盒,爱不释手地拿在手中把玩,但没几天,原本乌黑锃亮的墨盒竟然褪色的惨不忍睹,老人以为被糊弄了,来找金永才算账。
有口难辩的他也百思不得其解,在得知了前后经过,金永才便肯定老人是碱性汗液。无奈解释不通,他做出保证,一个星期之后你再来,如果墨盒还是这个红样,赔双倍价钱。
在实验室中,金永才制作的乌铜走银墨盒右上角,被涂上氢氧化钠之后,遇到与老人相同的“褪色”情况。
当时的金永才虽然知道是什么原因,捧着墨盒却不知如何改变。当晚金永才一家人吃饺子,他蘸醋时不经意掉了两滴在墨盒上面,直到吃完饭后意外发现,滴醋的地方变成了黑色,其他地方没有变。他想起来酸性汗液,于是他干脆把墨盒浸泡在老陈醋里,很快又变得乌黑锃亮了。
一周后那位老人来拿墨盒,金永才道出了其中原委:你的汗液是碱性的,把玩不会变黑只会“褪色”,但是你若把它摆放在家中,十年八年都只会越来越黑、越亮。
至于乌铜中到底含有什么金属,金永才也很难说清,1997年云南省贵金属研究所曾经用现代科技手段打算破译,对乌铜进行了化验分析。遗憾的只分析出了四种成分。乌铜走银这门技艺依旧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一如它被创造时一样。
乌铜走银制作技艺第六代唯一传承人、乌铜走银传习馆馆长、高级工艺美术师、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国际注册高级工艺美术大师。几十年来共创作作品百余件,主要有“方鼎、文房四宝、酒器、茶器、香炉、花瓶”等,作品获全国工艺美术金、银、铜奖共40余项。
个人被评为“2012年度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典型人物”,并于201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联合国最高荣誉评审委员会评为世界民间文艺“当代艺圣”荣誉称号。近年来,多次被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探索发现、农广天地等海内外媒介报道。
乌铜走银是云南的一种独特的铜质工艺品,始创于云南石屏。它以铜为胎,在胎上雕刻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将熔化的银(或金)水填入花纹图案中,冷却后打磨光滑处理,通过手捂让底铜自然变为乌黑,透出银(或金)纹图案,呈现出黑白(或黑黄)分明的装饰效果,古香古色,典雅别致。
由于一般多以镶嵌白银为主,故称“乌铜走银”。过去,此工艺品多为文房用具等,现在品类十分广泛。
“走”字是乌铜走银的精髓,白亮的银行走于乌黑的铜之上,像生命流动,动作和过程跃然眼前。袁昆林像是导演,乌铜是他精心打造的场景,而银是不会出错的演员,步步为营,交相辉映。
袁昆林云南昆明晋宁县人,乌铜走银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
以前要找袁昆林,还要再走半小时去到天城门村,那时候他对自己基本定位是一个农民,做乌铜走银只是农闲时的爱好,当不了正事养不了家。
这几年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后,他才和一个朋友的银楼合作,在县里的商业街有了铺面和展示厅,成为一名职业的手艺人。人们称呼他以“大师”,他听了只是笑笑,脸上还是与生俱来的腼腆与纯净。
很少有人见过,在乌黑色的铜上制作精美的花纹和图样,也很少有人知道这种制作工艺与早已闻名天下的景泰蓝比肩齐名并称为“天下铜艺双绝“。它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乌铜走银”。
清朝雍正年间,石屏岳姓工匠在冶炼紫铜时,不慎落入一枚金戒指,金熔于铜,不料铸成的器皿在手的抚摸之下逐渐变得乌黑。他将这种乌铜打成薄片,在上面刻上各种花纹图案,再以银化水,填充这些图案,打磨后乌铜乌黑,白银闪亮,对比醒目,又有典雅之气,被命名为“乌铜走银”。
后来岳家在昆明开铺,几代下来,继承竟断掉了,幸而袁昆林的祖父袁家和曾在昆明银铺里当学徒帮工,把乌铜走银的技术带回了天城门村。
冶炼的乌铜,需要敲打无数锤才能变成薄片。
乌铜走银工艺远比一般的铜银工艺复杂得多,需要全面掌握雕刻造型、书法绘画、微雕等技艺。在乌铜片上粘贴需要的图案纹样或文字,再用錾子刻出各种花纹图案。传统的乌铜走银的图案以梅兰竹菊、龙凤鹿鹤等中国传统纹饰为主。
雕刻好后,将银粉均匀地涂抹在图案上,喷火烧熔,铜的熔点大概在1084c,乌铜合金比铜的熔点略低50c,银的熔点大概在960.8c,铜不融只能银融,高温让融化的银流动,逐渐“走”满图案。
为了让融化的银更好地融入雕刻线条,袁昆林采用了传统“吹火”的方法,用吹气来控制火候大小,但在完工之前,火苗是不能灭的,于是他鼻子吸气,嘴巴吹气,并不断移动火点使其均匀受热。
走完银后经过冷却便开始打磨,这需要先把性子“磨下来”才能控制好,锉与刷子并用,力度太轻磨不掉表面杂质,力度太重又会将细微线条处的银给磨掉。打磨的时候力度一过,一根
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
乌铜走银,充满传奇色彩的四个字,说的是一门有着近300年历史的、曾一度与景泰蓝齐名、号称“天下铜艺双绝”的手艺活,然而几经变迁,如今鲜有人掌握乌铜走银的全部工艺,除了繁复的工艺之外还有一个原因:这走银的铜并非寻常之铜。
相传在雍正年间,云南石屏县有一名铜匠,名叫岳富,在一次炼铜时,手上金戒指不慎掉入炉锅中,高温之下当即熔化,心疼、恼怒之下他将周围金银铜铁等金属一股脑全推进炼锅里。不解气的他把锅里的“液体”全倒在地上,背抄手扬长而去。
然而第二天,他发现被胡乱冶炼的金属泛着紫铜色着实好看,不同于之前见过的所有铜。岳富用它做成了一种器物,干活累时就拿在手上把玩。意外的是器物逐渐变得黑亮。后来他研究了配料的比例,再錾刻出一些简单的花纹,把银熔化走上去,便成了这乌铜走银。
古朴别致,纹样精致繁复,黑白相间的颜色更使其别有一番端庄大气、儒雅之感。拥有乌铜走银器物,也成了一种身份的象征。
岳富的后人把这门技艺从石屏传到了昆明、建水等地。
机缘巧合之下,家住昆明官渡区的金永才与乌铜走银第五代传人李加汝相识,1982拜其为师。在历经12年考验之后,金永才得以传承李加汝刻在内心的配方,牢记师父所说:乌铜走银的配方不是记在纸上,而是刻在心里。自此,第六代传人金永才开始了钻研、传承的道路。
金永才制作的五福捧寿走金银方鼎,获得获中国工艺美术最高奖“百花奖”金奖。他突破传统技法,将走金和走银结合,更加凸显了乌铜走银技艺的精湛和深厚的历史底蕴,为金永才后期经典之作。
乌铜走银的制作工艺极为复杂精湛。过去铜不纯,因此土法炼铜是匠人们的必备技能。提纯俗称“化料”,根据铜料的多少,选择使用碳金锅或者石墨坩埚。
乌铜走银使用的铜多为本地的大厂铜,冶炼的过程中若不小心掉入米粒大小的锡或者白铜,那这锅料就废了。
化料环节,对于添加不同材料时的温度要求非常高,当坩埚里的温度达到500c时,铜慢慢变形;达到700c时,底部的铜开始熔化,需要加入一种材料;达到900c时再加入一种材料就这样在冶炼的不同温度段,加入9种其他金属材料,动作要快,投放时间控制在30秒内。
将称好的料,放入高温铜料里,瞬间发出漂亮的光。
油槽加热后用蜡烛擦拭,将化好的铜液倒入其中,接着倒出后插在稻草堆里降温。至此完成整个炼铜环节。
从秘方炼铜到锻片、錾刻、走银、成型、抛光、揉黑等,乌铜走银“走”了十多道工序。
按照器物形状,将冶炼好的铜打成一定长、宽、厚度的铜片。然后用传统方法进行放样,接着下料、錾刻。
錾刻,对艺人的听力要求非常高,一般走银不能超过20丝(0.2毫米),走金不能超过15丝(0.5毫米),徒弟们在錾刻时金永才能够通过听声辨深度。錾刻好的铜片,用棉布沾硼砂水来擦拭以去除杂质,方便在其上走银或者走金。
所谓乌铜走银,就是将银子放在乌铜片上,当乌铜片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以火炙烤银子将其化开,用火钳推着银块,使水状的银子顺着錾刻好的图案沟槽往前走。
银的熔点为960.8c,铜的熔点为1083.4c,乌铜合金的熔点比铜熔点略低50c左右,由于乌铜的熔点高于银的熔点,在火的作用下,银子熔化、冷却在乌铜的沟槽中,借助熔点差将两者牢固的结合在一起。若器型较小,可采用银粉来走,走得均匀,温度也好控制。
完成精细的走银过程便是打磨,组装成型,细打磨、抛光。
打磨时,金永才用铁盘将磨下来的银(金)粉,收集起来以回收利用。
抛光使用的材料也比较有意思,金永才使用的是烧过的旱烟末,光泽度比较亮,光滑。曾经他也采用铁砂纸来打磨,但在高度老花镜之下能看到细细的痕迹,几经试验之后便用棉布来打磨、抛光。
接下来就是乌铜走银至为重要的一环:将做好的乌铜走银制品用手掌捂起,待手出汗后,边捂边揉搓。汗液与乌铜产生反应使乌铜器面发生氧化,生成一层自然的保护膜,乌铜坯就呈乌黑发亮状态(一般情况下银变黑有两种,一种是氧化,一种是硫化)。
为此他设置了一门匪夷所思的收徒规矩:看汗液合不合。入门之初,他交给对方一个墨盒,让其把玩20分钟,看墨盒的颜色。这说来还有个插曲。
曾经有人买了金永才的墨盒,爱不释手地拿在手中把玩,但没几天,原本乌黑锃亮的墨盒竟然褪色的惨不忍睹,老人以为被糊弄了,来找金永才算账。
有口难辩的他也百思不得其解,在得知了前后经过,金永才便肯定老人是碱性汗液。无奈解释不通,他做出保证,一个星期之后你再来,如果墨盒还是这个红样,赔双倍价钱。
在实验室中,金永才制作的乌铜走银墨盒右上角,被涂上氢氧化钠之后,遇到与老人相同的“褪色”情况。
当时的金永才虽然知道是什么原因,捧着墨盒却不知如何改变。当晚金永才一家人吃饺子,他蘸醋时不经意掉了两滴在墨盒上面,直到吃完饭后意外发现,滴醋的地方变成了黑色,其他地方没有变。他想起来酸性汗液,于是他干脆把墨盒浸泡在老陈醋里,很快又变得乌黑锃亮了。
一周后那位老人来拿墨盒,金永才道出了其中原委:你的汗液是碱性的,把玩不会变黑只会“褪色”,但是你若把它摆放在家中,十年八年都只会越来越黑、越亮。
至于乌铜中到底含有什么金属,金永才也很难说清,1997年云南省贵金属研究所曾经用现代科技手段打算破译,对乌铜进行了化验分析。遗憾的只分析出了四种成分。乌铜走银这门技艺依旧蒙着一层神秘的面纱,一如它被创造时一样。
乌铜走银制作技艺第六代唯一传承人、乌铜走银传习馆馆长、高级工艺美术师、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国际注册高级工艺美术大师。几十年来共创作作品百余件,主要有“方鼎、文房四宝、酒器、茶器、香炉、花瓶”等,作品获全国工艺美术金、银、铜奖共40余项。
个人被评为“2012年度中国工艺美术行业典型人物”,并于2013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及联合国最高荣誉评审委员会评为世界民间文艺“当代艺圣”荣誉称号。近年来,多次被中央电视台走进科学、探索发现、农广天地等海内外媒介报道。
乌铜走银是云南的一种独特的铜质工艺品,始创于云南石屏。它以铜为胎,在胎上雕刻各种花纹图案,然后将熔化的银(或金)水填入花纹图案中,冷却后打磨光滑处理,通过手捂让底铜自然变为乌黑,透出银(或金)纹图案,呈现出黑白(或黑黄)分明的装饰效果,古香古色,典雅别致。
由于一般多以镶嵌白银为主,故称“乌铜走银”。过去,此工艺品多为文房用具等,现在品类十分广泛。
“走”字是乌铜走银的精髓,白亮的银行走于乌黑的铜之上,像生命流动,动作和过程跃然眼前。袁昆林像是导演,乌铜是他精心打造的场景,而银是不会出错的演员,步步为营,交相辉映。
袁昆林云南昆明晋宁县人,乌铜走银非物质文化传承人,云南省工艺美术大师。
以前要找袁昆林,还要再走半小时去到天城门村,那时候他对自己基本定位是一个农民,做乌铜走银只是农闲时的爱好,当不了正事养不了家。
这几年成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人后,他才和一个朋友的银楼合作,在县里的商业街有了铺面和展示厅,成为一名职业的手艺人。人们称呼他以“大师”,他听了只是笑笑,脸上还是与生俱来的腼腆与纯净。
很少有人见过,在乌黑色的铜上制作精美的花纹和图样,也很少有人知道这种制作工艺与早已闻名天下的景泰蓝比肩齐名并称为“天下铜艺双绝“。它有一个很好听的名字叫“乌铜走银”。
清朝雍正年间,石屏岳姓工匠在冶炼紫铜时,不慎落入一枚金戒指,金熔于铜,不料铸成的器皿在手的抚摸之下逐渐变得乌黑。他将这种乌铜打成薄片,在上面刻上各种花纹图案,再以银化水,填充这些图案,打磨后乌铜乌黑,白银闪亮,对比醒目,又有典雅之气,被命名为“乌铜走银”。
后来岳家在昆明开铺,几代下来,继承竟断掉了,幸而袁昆林的祖父袁家和曾在昆明银铺里当学徒帮工,把乌铜走银的技术带回了天城门村。
冶炼的乌铜,需要敲打无数锤才能变成薄片。
乌铜走银工艺远比一般的铜银工艺复杂得多,需要全面掌握雕刻造型、书法绘画、微雕等技艺。在乌铜片上粘贴需要的图案纹样或文字,再用錾子刻出各种花纹图案。传统的乌铜走银的图案以梅兰竹菊、龙凤鹿鹤等中国传统纹饰为主。
雕刻好后,将银粉均匀地涂抹在图案上,喷火烧熔,铜的熔点大概在1084c,乌铜合金比铜的熔点略低50c,银的熔点大概在960.8c,铜不融只能银融,高温让融化的银流动,逐渐“走”满图案。
为了让融化的银更好地融入雕刻线条,袁昆林采用了传统“吹火”的方法,用吹气来控制火候大小,但在完工之前,火苗是不能灭的,于是他鼻子吸气,嘴巴吹气,并不断移动火点使其均匀受热。
走完银后经过冷却便开始打磨,这需要先把性子“磨下来”才能控制好,锉与刷子并用,力度太轻磨不掉表面杂质,力度太重又会将细微线条处的银给磨掉。打磨的时候力度一过,一根
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