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班底初成前景明
推荐阅读: 邪王嗜宠:神医狂妃 邪王嗜宠鬼医狂妃 邪王嗜宠:鬼医狂妃 妖孽修真弃少 我寄人间 从今天起当首富 宠妻入骨:神秘老公有点坏 重生之再铸青春 超级修真弃少 修复师 万古第一神 我在坟场画皮十五年 裂天空骑 武神主宰 神医萌宝 重生南非当警察 神道仙尊 妖夫在上
太一展露无上神通,终于让帝俊心服口服,林悠远见了,也是不由赞叹,栖凤山上下更是欢声雷动,对太一这位从天而降的“大师兄”也是多了几分由衷的佩服与认同。至于帝俊一方,太一的手段足够惊人,连帝俊都已低头认负,自然不会有什么人不服气。然而,身为战败一方,想想自己之前对待战败者的态度和手段,他们心中之悲伤沮丧,也是可想而知。
林悠远将这些都看在眼中。
太一的修行之路与自己不同。
想想自己最初合道宙光流转先天大道,只是于混沌中将那先天符箓参悟透彻便已成功,可以说,这一条大道的参悟修行,并不需要林悠远额外做什么。这也难怪,宙光流转之道乃是光阴之道,这一大道虽则干系重大,也极不容易参悟,但大道本身却是生来便完满的。不管是混沌未开之时,还是洪荒天地开辟之后,甚至千年万年以后,光阴之道都不会有什么改变。而正因为光阴之道是圆满的,林悠远只需将其参悟透彻,就能合道了。
及至林悠远合道太易先天圣德之道时,情况就发生了改变。林悠远当时虽将大道之理参悟透彻,却一时还不能合道,需要创出三千先天神文,并传遍整个洪荒,他才最终合道成功。
这又是为什么呢?道理也不复杂,这圣德之道虽然一直存在,但显然是在发展变化的。天地未开之前,混沌中几乎没什么生灵,所谓的“圣德”是什么,其实很难讲有什么意义。待到天地开辟,生灵繁衍,“圣德”有了真正的重要意义,这一大道对天地发展变化,众生演化进化的作用和影响,也就越来越大。
这说明,大道的内核虽然是永恒唯一的,但它本身确实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你想参悟某条大道而达到合道境界,至少需要等到这条大道发展到圆满阶段,或者其圆满阶段一定能达到,只差时间慢慢积累,这种程度才行。并且合道的人,必须是对这条大道发展圆满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当然了,盘古的情况又有不同,这里暂且不谈。
等到太一修行天皇之道和周天星辰之道,情况就更复杂了,所谓“皇”可不是一个人自说自话,自己给自己加封就行了,尤其是这“天皇”,起码要得到洪荒众生的认同,而且更应该能维护统御这洪荒天地的运行,做到所谓“天行有常”才行。而要实现这一点,太一一个人孤家寡人去打拼是怎么也不够的,他需要有自己的班底,很大的班底。而经过栖凤山这一场比拼,以原本栖凤山众生灵及帝俊这一方众生灵为基干,太一的班底便算是基本成型了。
统治管理一个如此庞大的班底,并且在可预见的将来还会越来越大的班底,其实并不是什么易事,其领袖也不是说道行够高,神通够大就行了。所谓人心,是跟大道玄理一般微妙的东西。林悠远前世耳濡目染,所见所闻,自然知道当下这个时刻,着实是太一能否收服帝俊那一班手下的关键时刻。他为人师长,自然需要提点一二,但具体如何做,他却不会多讲,他相信,自家徒儿自然能将这些事情办得妥帖——命定的天皇,不需要怀疑!
等到诸事都安置妥当,太一带帝俊来见林悠远的时候,帝俊已是神色如常,安定如初了,可见太一这一番交心怀柔极是到位。而帝俊既已臣服于太一,此时见到林悠远自然是执礼甚恭,上来就要大礼参拜。林悠远却也不避不让,安安稳稳受了他这一礼。
待到帝俊行礼之后,林悠远方才微微一笑,伸指一点,就有一点灵光飞入帝俊额心印堂穴中。林悠远这轻描淡写的一指,着实让帝俊惊出一身冷汗。他倒不是怕林悠远对他不利,毕竟现在他也算是林悠远的自己人了,他害怕的是,刚才林悠远那一指指来的时候,他竟毫无反抗之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点灵光没入眉心。若林悠远真是有恶意,这一指怕是就能让自己好看了。如此事实,怎能不让帝俊惊惧交加?
不过很快帝俊就没工夫再惊惧了,因为林悠远这一指,却是将一些天地运行,量劫之秘,都化作灵光,映射到他识海,告诉他了。
林悠远基于前世的见闻,总是对帝俊不免有些成见,而为了让帝俊能安安心心在太一手下干活,他认为,是应该让帝俊眼界再高一点的,等帝俊晓得自己修行之路刚刚开始,还远没到尽头,他就该知道,与更高的修行境界相比,在洪荒之中占山头,称大王,着实没什么可留恋的。这样就省得帝俊成天想着称王称霸,在太一手下干不安稳。
当然,林悠远告诉帝俊的内容,远没有他对自家弟子解说得那般透彻,但这对帝俊来说,已然是十分巨大的冲击了,从他那不时紧皱的眉头便能看得出来。与此同时,林悠远也示意太一不要多言,对于帝俊这般枭雄,有时候玩点心眼,效果才更好。
搞定了帝俊,林悠远这才与太一等人说起日后的安排。太一参悟天皇大道多时,如何方能真正实现天皇的职责,镇压周天星辰,梳理洪荒元气,大的战略方向他自然是知道的,可若说到具体实现的方法和细节,他就不如林悠远了。倒也不是说林悠远道行高,实在是因为林悠远是穿越来的,有着前世见闻做参考,好多事情略一思考便能通透,少走很多弯路。
便比如说选立星官这事儿,林悠远一说,大家皆是明白其中好处,可若是林悠远不说,太一还真未必能第一时间想得到。也别说什么掐指一算,前知五百年,后算五百年,这等涉及到量劫运转,大道衍化的事儿,谁也算不出来。若真是像林悠远前世传说中的鸿钧似的,成为天道代言人了,可能真是能算定一切的,但这一世有林悠远的干预,天道不成,大道运转,却是再也没有谁是能算定一切的了。而这样一来,林悠远的穿越优势,反而才能发挥到最大——不是事事都能前知的穿越优势,毕竟他前世也就一凡人,知道的都是些传说故事,真实的情况不知道离他所知差了有多远,他真正的穿越优势,乃是对大道衍化的大势把握,乃至他前世人道发展的昌盛文明。
林悠远提出星官之事,太一等人倒没有感叹自家师父有多厉害。师父嘛,一直都这么厉害,不用感叹。倒是让林悠远没有装比成功。
周天星辰数目繁多,主星便有三百六十五之数,余者更是不知繁几。虽说这一次并不需要一次性选定所有星官,很多都可以等太一证道天皇之后慢慢选拔,但就目前必需的数量而言,也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星官也不是人人可当,幸而林悠远前番把那些能感应星辰的潜力苗子都记录下来,不然去哪里找人都是个问题。而即便找到了人,还得悉心培养,演练磨合,为着最终镇压周天星辰做演练。这些事情光是想想便已头大,林悠远实在不耐烦管。
幸而除此以外尚有更重要的事儿要做,林悠远可以名正言顺的躲清闲。于是,三日之后,林悠远只携了女娲一个徒儿,云中子、金刚两童子,骑牛而行,漫步出了栖凤山,只留下太一、伏羲并帝俊三个在栖凤山,处理那千头万绪,万般杂务。
林悠远将这些都看在眼中。
太一的修行之路与自己不同。
想想自己最初合道宙光流转先天大道,只是于混沌中将那先天符箓参悟透彻便已成功,可以说,这一条大道的参悟修行,并不需要林悠远额外做什么。这也难怪,宙光流转之道乃是光阴之道,这一大道虽则干系重大,也极不容易参悟,但大道本身却是生来便完满的。不管是混沌未开之时,还是洪荒天地开辟之后,甚至千年万年以后,光阴之道都不会有什么改变。而正因为光阴之道是圆满的,林悠远只需将其参悟透彻,就能合道了。
及至林悠远合道太易先天圣德之道时,情况就发生了改变。林悠远当时虽将大道之理参悟透彻,却一时还不能合道,需要创出三千先天神文,并传遍整个洪荒,他才最终合道成功。
这又是为什么呢?道理也不复杂,这圣德之道虽然一直存在,但显然是在发展变化的。天地未开之前,混沌中几乎没什么生灵,所谓的“圣德”是什么,其实很难讲有什么意义。待到天地开辟,生灵繁衍,“圣德”有了真正的重要意义,这一大道对天地发展变化,众生演化进化的作用和影响,也就越来越大。
这说明,大道的内核虽然是永恒唯一的,但它本身确实是在不断发展变化的。而你想参悟某条大道而达到合道境界,至少需要等到这条大道发展到圆满阶段,或者其圆满阶段一定能达到,只差时间慢慢积累,这种程度才行。并且合道的人,必须是对这条大道发展圆满做出最大贡献的人。
当然了,盘古的情况又有不同,这里暂且不谈。
等到太一修行天皇之道和周天星辰之道,情况就更复杂了,所谓“皇”可不是一个人自说自话,自己给自己加封就行了,尤其是这“天皇”,起码要得到洪荒众生的认同,而且更应该能维护统御这洪荒天地的运行,做到所谓“天行有常”才行。而要实现这一点,太一一个人孤家寡人去打拼是怎么也不够的,他需要有自己的班底,很大的班底。而经过栖凤山这一场比拼,以原本栖凤山众生灵及帝俊这一方众生灵为基干,太一的班底便算是基本成型了。
统治管理一个如此庞大的班底,并且在可预见的将来还会越来越大的班底,其实并不是什么易事,其领袖也不是说道行够高,神通够大就行了。所谓人心,是跟大道玄理一般微妙的东西。林悠远前世耳濡目染,所见所闻,自然知道当下这个时刻,着实是太一能否收服帝俊那一班手下的关键时刻。他为人师长,自然需要提点一二,但具体如何做,他却不会多讲,他相信,自家徒儿自然能将这些事情办得妥帖——命定的天皇,不需要怀疑!
等到诸事都安置妥当,太一带帝俊来见林悠远的时候,帝俊已是神色如常,安定如初了,可见太一这一番交心怀柔极是到位。而帝俊既已臣服于太一,此时见到林悠远自然是执礼甚恭,上来就要大礼参拜。林悠远却也不避不让,安安稳稳受了他这一礼。
待到帝俊行礼之后,林悠远方才微微一笑,伸指一点,就有一点灵光飞入帝俊额心印堂穴中。林悠远这轻描淡写的一指,着实让帝俊惊出一身冷汗。他倒不是怕林悠远对他不利,毕竟现在他也算是林悠远的自己人了,他害怕的是,刚才林悠远那一指指来的时候,他竟毫无反抗之力,只能眼睁睁的看着那点灵光没入眉心。若林悠远真是有恶意,这一指怕是就能让自己好看了。如此事实,怎能不让帝俊惊惧交加?
不过很快帝俊就没工夫再惊惧了,因为林悠远这一指,却是将一些天地运行,量劫之秘,都化作灵光,映射到他识海,告诉他了。
林悠远基于前世的见闻,总是对帝俊不免有些成见,而为了让帝俊能安安心心在太一手下干活,他认为,是应该让帝俊眼界再高一点的,等帝俊晓得自己修行之路刚刚开始,还远没到尽头,他就该知道,与更高的修行境界相比,在洪荒之中占山头,称大王,着实没什么可留恋的。这样就省得帝俊成天想着称王称霸,在太一手下干不安稳。
当然,林悠远告诉帝俊的内容,远没有他对自家弟子解说得那般透彻,但这对帝俊来说,已然是十分巨大的冲击了,从他那不时紧皱的眉头便能看得出来。与此同时,林悠远也示意太一不要多言,对于帝俊这般枭雄,有时候玩点心眼,效果才更好。
搞定了帝俊,林悠远这才与太一等人说起日后的安排。太一参悟天皇大道多时,如何方能真正实现天皇的职责,镇压周天星辰,梳理洪荒元气,大的战略方向他自然是知道的,可若说到具体实现的方法和细节,他就不如林悠远了。倒也不是说林悠远道行高,实在是因为林悠远是穿越来的,有着前世见闻做参考,好多事情略一思考便能通透,少走很多弯路。
便比如说选立星官这事儿,林悠远一说,大家皆是明白其中好处,可若是林悠远不说,太一还真未必能第一时间想得到。也别说什么掐指一算,前知五百年,后算五百年,这等涉及到量劫运转,大道衍化的事儿,谁也算不出来。若真是像林悠远前世传说中的鸿钧似的,成为天道代言人了,可能真是能算定一切的,但这一世有林悠远的干预,天道不成,大道运转,却是再也没有谁是能算定一切的了。而这样一来,林悠远的穿越优势,反而才能发挥到最大——不是事事都能前知的穿越优势,毕竟他前世也就一凡人,知道的都是些传说故事,真实的情况不知道离他所知差了有多远,他真正的穿越优势,乃是对大道衍化的大势把握,乃至他前世人道发展的昌盛文明。
林悠远提出星官之事,太一等人倒没有感叹自家师父有多厉害。师父嘛,一直都这么厉害,不用感叹。倒是让林悠远没有装比成功。
周天星辰数目繁多,主星便有三百六十五之数,余者更是不知繁几。虽说这一次并不需要一次性选定所有星官,很多都可以等太一证道天皇之后慢慢选拔,但就目前必需的数量而言,也不是一个小数目。而且,星官也不是人人可当,幸而林悠远前番把那些能感应星辰的潜力苗子都记录下来,不然去哪里找人都是个问题。而即便找到了人,还得悉心培养,演练磨合,为着最终镇压周天星辰做演练。这些事情光是想想便已头大,林悠远实在不耐烦管。
幸而除此以外尚有更重要的事儿要做,林悠远可以名正言顺的躲清闲。于是,三日之后,林悠远只携了女娲一个徒儿,云中子、金刚两童子,骑牛而行,漫步出了栖凤山,只留下太一、伏羲并帝俊三个在栖凤山,处理那千头万绪,万般杂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