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 第2章 第二话:书香世家受迫害 从仙修道逍遥游 —(董卓进京)
推荐阅读: 邪王嗜宠:神医狂妃 邪王嗜宠鬼医狂妃 邪王嗜宠:鬼医狂妃 妖孽修真弃少 我寄人间 从今天起当首富 宠妻入骨:神秘老公有点坏 重生之再铸青春 超级修真弃少 修复师 万古第一神 我在坟场画皮十五年 裂天空骑 武神主宰 神医萌宝 重生南非当警察 神道仙尊 妖夫在上
话说在凉州有一书香世家,姓陈。相传乃是汉高祖刘邦手下谋士陈平的后人。其家中有一小儿,名为萧玉。聪慧好学,性格怪异,却善良乐观。其父学问渊博,以开学馆为生,深得乡亲们爱戴。但因其好炫耀,经常对外宣称家中有先祖祖传古书一本。并告知他人,此书乃是张良赠于先祖。张良,那是帮汉高祖打天下的第一谋士,得黄石公真传之人。如此能人所赠之书,定非同小可。有的人说书中记有修仙之术,习之可得道成仙。有的人说书中乃是奇门遁甲,习之可参透天机。有的人说是运筹帷幄的兵法,有的人说是绝世的武功。如此一来,一传十,十传百。此消息传到了董卓的耳中。
好在那董卓是个粗人,不好读书。但是其身边有一谋士,名曰李儒。李儒得知陈家有此古书,便图谋不轨,企图占为己有。乃准备重礼,以探讨学问为由,登门拜访。此时陈萧玉仅十来岁,不懂世事。见有人带重礼前来十分高兴,又得李儒夸奖一番,更是喜上加喜。当李儒提及欲观陈家古书之时,陈父乃以答应其子出门钓鱼为由,客气推脱。陈萧玉不知何故,但听说父亲要带自己去钓鱼,高兴同往。
陈家父子二人来至河边,陈父乃问:“可知鱼何故上钩?”陈萧玉答到:“乃以其饵之故。”陈父满意,乃教其子:人儿见利不见害,害在利之后。鱼儿见饵不见钩,钩在饵之后。鱼食其饵,受制于勾。人贪其利,受制于人。故以饵取鱼,鱼可食。以利取人,人可制。而道在制人,不在受制于人。制人者握权,受制于人者失命。随即,陈父又给陈萧玉讲了太公钓。虽然行为是在钓鱼,但是真正要钓的是王侯。陈萧玉受益匪浅,乃知李儒此来不怀好意,来日必有他求。
不出半月,李儒果然再度来访。陈父一向生活节俭,见李儒来访,款待甚是热情。好酒好菜,歌舞美女,给足了李儒面子。酒宴之上更是热情,与李儒畅饮,如推心置腹,而对古书之事绝口不提。李儒微醉,欲提及古书之事。此时陈萧玉灵机一动,上前敬酒,并对李儒大加抬举。李儒大喜,得意忘形,醉酒而归。如此,陈家又躲过了一劫。
又过不久,李儒再次来访。陈萧玉外出游玩归来,只见李儒与父亲争吵,甚是不悦。乃上前直言,揭穿李儒欲要古书。李儒见自己早已被一小儿识破,再三受骗,恼羞成怒,与陈家翻脸后带怒离去。
此后不久,李儒乃以陈父门生有人成为黄巾军谋士为借口,上报董卓。董卓在黄巾之乱中作战失利,丢尽颜面,因此对黄巾军怀恨在心。听信李儒谗言,乃将此事全权交给李儒。李儒乃将陈父以黄巾残党之名打入大牢,并且前去陈家抄家,企图翻出古书。
此时,陈萧玉知大事不好,乃按父亲所言,持祖传古书前去求贾诩帮忙。贾诩亦是董卓手下谋士,深知明哲保身。不为善事,亦不做恶。但是同僚因其深不可测,都敬畏三分。其实,李儒会为难陈家,陈家会来求助,都在其算计之中。见陈萧玉持书来见,好生招待。并且答应带陈萧玉去拜见董卓。
贾诩带陈萧玉前去拜见董卓,一路上交待一二。待见了董卓,陈萧玉一言不发。而贾诩也只是与董卓聊一些不相干的事情,直到董卓好奇的问贾诩身旁的少年乃是何人。陈萧玉上前拜见董卓,极有礼貌,临威不乱。乃言自己是贾诩的书童,眼下正随贾诩学习战术兵法,他日要为董卓效力。董卓闻之大喜,对陈萧玉甚是喜爱。正此时,陈萧玉放生大哭。乃言其父被冤入狱,求董卓开恩。
董卓不解,问陈萧玉之父乃是何人。陈萧玉自报门户,乃言其父授业讲学,是为董卓培养人才,不料其中有小人投了黄巾,其父因此亦是愤恨。眼下其父受冤入狱,望董卓明察。董卓乃招来李儒,李儒见势头不对,又有贾诩帮忙,如与此人为敌,有害无利。乃言自己也是一时听信了小人之言,冤枉了陈父。这就令人将陈父放出来。陈父因此获救。
事后,贾诩给陈萧玉一个锦囊,让他回家探亲。当夜,陈家失火,造成全家人被烧死的假象。而陈家一家化为商贩,出城而去。远离是非之地,向洛阳逃去。
陈萧玉送走家人后,复归贾诩处学艺。春夏秋冬c严寒酷暑。陈萧玉日益精进,虽然年纪轻轻,但是智慧过人。一次董卓招贾诩议事,贾诩回来之后,乃赠与陈萧玉几本书。并且告知陈萧玉:何进召董卓率军进京,天下就要风云变了。
连陈萧玉都知道,如果董卓率军进京。其性格残暴c少礼数而好美色,定为祸京都。轻则欺君夺权,重则篡位夺国。而老师与董卓同行,凶多吉少。若老师尚在,可以进谏减少祸害。如若老师不在,董军必如野兽。
贾诩问陈萧玉,今后有何打算。陈萧玉乃说自己欲云游四方,游学行医。不但能增长见识,还能济世救人。贾诩闻之大喜,转身回房收拾行李去了。“别跟别人说,你师傅是我贾诩!”
陈萧玉再拜谢恩,次日打扮为道人,化名陈仙道。从凉州出发,向洛阳方向游历。就这样,一个足智多谋,粗通医术的道人踏上的求道之旅。
话说在董卓率军进京勤王的路上,李儒与贾诩谈及当年欲夺陈家古书之事,表示未得古书,十分后悔。眼下正是用谋用兵之际,若有陈家古书,定能建功立业,扬名立万。贾诩闻之大笑,令随从拿来一本书递给李儒,说到:“这就是那本陈家古书,你这么喜欢,拿去看吧!”李儒欣喜接过古书,问其由来。贾诩乃如实相告。
李儒手持一本破旧的古书,迫不及待的翻开一看。第一行写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李儒连着向后翻了几页,显得有些惊慌。“这这这!”
贾诩笑道:“没错!是老子道德经。”
李儒深受打击,贾诩乃提及陈平。虽然是与张良并称为良平之谋,但是其德行远不及张良,乃是欺兄盗嫂之人。张良送之道德经,想必别有用意。李儒恼羞成怒,将书奉还。贾诩心平气和说到:“不要小看道德经,其中有大智慧。”李儒不屑一顾,问何为大智慧。贾诩坏笑沉默,不言离去。
此时的陈萧玉正在一山间驿站看书,正好看到一本书的末页。此页只有十个大字。“智术百端,不如一心守正。”看罢,继续上路,寻仙求道。
(本章完)
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
好在那董卓是个粗人,不好读书。但是其身边有一谋士,名曰李儒。李儒得知陈家有此古书,便图谋不轨,企图占为己有。乃准备重礼,以探讨学问为由,登门拜访。此时陈萧玉仅十来岁,不懂世事。见有人带重礼前来十分高兴,又得李儒夸奖一番,更是喜上加喜。当李儒提及欲观陈家古书之时,陈父乃以答应其子出门钓鱼为由,客气推脱。陈萧玉不知何故,但听说父亲要带自己去钓鱼,高兴同往。
陈家父子二人来至河边,陈父乃问:“可知鱼何故上钩?”陈萧玉答到:“乃以其饵之故。”陈父满意,乃教其子:人儿见利不见害,害在利之后。鱼儿见饵不见钩,钩在饵之后。鱼食其饵,受制于勾。人贪其利,受制于人。故以饵取鱼,鱼可食。以利取人,人可制。而道在制人,不在受制于人。制人者握权,受制于人者失命。随即,陈父又给陈萧玉讲了太公钓。虽然行为是在钓鱼,但是真正要钓的是王侯。陈萧玉受益匪浅,乃知李儒此来不怀好意,来日必有他求。
不出半月,李儒果然再度来访。陈父一向生活节俭,见李儒来访,款待甚是热情。好酒好菜,歌舞美女,给足了李儒面子。酒宴之上更是热情,与李儒畅饮,如推心置腹,而对古书之事绝口不提。李儒微醉,欲提及古书之事。此时陈萧玉灵机一动,上前敬酒,并对李儒大加抬举。李儒大喜,得意忘形,醉酒而归。如此,陈家又躲过了一劫。
又过不久,李儒再次来访。陈萧玉外出游玩归来,只见李儒与父亲争吵,甚是不悦。乃上前直言,揭穿李儒欲要古书。李儒见自己早已被一小儿识破,再三受骗,恼羞成怒,与陈家翻脸后带怒离去。
此后不久,李儒乃以陈父门生有人成为黄巾军谋士为借口,上报董卓。董卓在黄巾之乱中作战失利,丢尽颜面,因此对黄巾军怀恨在心。听信李儒谗言,乃将此事全权交给李儒。李儒乃将陈父以黄巾残党之名打入大牢,并且前去陈家抄家,企图翻出古书。
此时,陈萧玉知大事不好,乃按父亲所言,持祖传古书前去求贾诩帮忙。贾诩亦是董卓手下谋士,深知明哲保身。不为善事,亦不做恶。但是同僚因其深不可测,都敬畏三分。其实,李儒会为难陈家,陈家会来求助,都在其算计之中。见陈萧玉持书来见,好生招待。并且答应带陈萧玉去拜见董卓。
贾诩带陈萧玉前去拜见董卓,一路上交待一二。待见了董卓,陈萧玉一言不发。而贾诩也只是与董卓聊一些不相干的事情,直到董卓好奇的问贾诩身旁的少年乃是何人。陈萧玉上前拜见董卓,极有礼貌,临威不乱。乃言自己是贾诩的书童,眼下正随贾诩学习战术兵法,他日要为董卓效力。董卓闻之大喜,对陈萧玉甚是喜爱。正此时,陈萧玉放生大哭。乃言其父被冤入狱,求董卓开恩。
董卓不解,问陈萧玉之父乃是何人。陈萧玉自报门户,乃言其父授业讲学,是为董卓培养人才,不料其中有小人投了黄巾,其父因此亦是愤恨。眼下其父受冤入狱,望董卓明察。董卓乃招来李儒,李儒见势头不对,又有贾诩帮忙,如与此人为敌,有害无利。乃言自己也是一时听信了小人之言,冤枉了陈父。这就令人将陈父放出来。陈父因此获救。
事后,贾诩给陈萧玉一个锦囊,让他回家探亲。当夜,陈家失火,造成全家人被烧死的假象。而陈家一家化为商贩,出城而去。远离是非之地,向洛阳逃去。
陈萧玉送走家人后,复归贾诩处学艺。春夏秋冬c严寒酷暑。陈萧玉日益精进,虽然年纪轻轻,但是智慧过人。一次董卓招贾诩议事,贾诩回来之后,乃赠与陈萧玉几本书。并且告知陈萧玉:何进召董卓率军进京,天下就要风云变了。
连陈萧玉都知道,如果董卓率军进京。其性格残暴c少礼数而好美色,定为祸京都。轻则欺君夺权,重则篡位夺国。而老师与董卓同行,凶多吉少。若老师尚在,可以进谏减少祸害。如若老师不在,董军必如野兽。
贾诩问陈萧玉,今后有何打算。陈萧玉乃说自己欲云游四方,游学行医。不但能增长见识,还能济世救人。贾诩闻之大喜,转身回房收拾行李去了。“别跟别人说,你师傅是我贾诩!”
陈萧玉再拜谢恩,次日打扮为道人,化名陈仙道。从凉州出发,向洛阳方向游历。就这样,一个足智多谋,粗通医术的道人踏上的求道之旅。
话说在董卓率军进京勤王的路上,李儒与贾诩谈及当年欲夺陈家古书之事,表示未得古书,十分后悔。眼下正是用谋用兵之际,若有陈家古书,定能建功立业,扬名立万。贾诩闻之大笑,令随从拿来一本书递给李儒,说到:“这就是那本陈家古书,你这么喜欢,拿去看吧!”李儒欣喜接过古书,问其由来。贾诩乃如实相告。
李儒手持一本破旧的古书,迫不及待的翻开一看。第一行写着:“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无名,天地之始。有名,万物之母。”李儒连着向后翻了几页,显得有些惊慌。“这这这!”
贾诩笑道:“没错!是老子道德经。”
李儒深受打击,贾诩乃提及陈平。虽然是与张良并称为良平之谋,但是其德行远不及张良,乃是欺兄盗嫂之人。张良送之道德经,想必别有用意。李儒恼羞成怒,将书奉还。贾诩心平气和说到:“不要小看道德经,其中有大智慧。”李儒不屑一顾,问何为大智慧。贾诩坏笑沉默,不言离去。
此时的陈萧玉正在一山间驿站看书,正好看到一本书的末页。此页只有十个大字。“智术百端,不如一心守正。”看罢,继续上路,寻仙求道。
(本章完)
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