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二章 到处饥荒
推荐阅读: 邪王嗜宠:神医狂妃 邪王嗜宠鬼医狂妃 邪王嗜宠:鬼医狂妃 妖孽修真弃少 我寄人间 从今天起当首富 宠妻入骨:神秘老公有点坏 重生之再铸青春 超级修真弃少 修复师 万古第一神 我在坟场画皮十五年 裂天空骑 武神主宰 神医萌宝 重生南非当警察 神道仙尊 妖夫在上
张辅臣离开奉天之后,少帅没有人制约,更听不见其他人意见,乃至一意孤行。挤走了政敌张辅臣也算是有所成了,心满意得的杨宇霆,自然没有再行阻扰其他事情了。
很快,东三省议会联合会议再一次召开,张学良顺利成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并兼任奉天省保安司令。
没过多久,也许是为了答谢张群在返回奉天途中的辛苦,也许确实是和南京政府达成了金援协议,也许是为了表示自己与老帅的区别,张学良正式宣布东三省即将易帜,将悬挂了很多年的民国五色旗改为青天白日旗,与南京政府实现统一,所部安国军也改称为东北军。
举世哗然,有人赞之,亦有人骂之,东三省内部更是争辩激烈。
早已回到阶州大本营的陈安,坐在躺椅上看到这则惊天消息,沉默了良久,最后叹息了几声,对着身边虎子说,“内部不稳的时候,还主动摇头乞怜,张家的东三省基业就要丢掉了。”
虎子自顾自在旁边练功,头也没抬的说,“张家小子不是什么好东西,跟老婆吵了一架,就马上勾搭上了一个情人。以后不是再吵一架,又要加一个?”
陈安顿时大笑起来,虎子判定别人好坏的依据实在是太简单了。
不过显然,陈安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赵四小姐确实是和张学良过了一辈子,前半辈子是用秘书的名义,后半辈子则是用妻子的名义,成就了一个在战争年代的传奇玫瑰故事。在他们的身后,则是于凤至这一位更加传奇的人物。
民国十八年一月,距离上台执掌东三省不过半年,少帅与杨宇霆c常荫槐的关系迅速恶化,最终导致张学良采用诱杀的方式暗杀了杨常两人。当年东三省议会联合会议的纠葛,到如今终于彻底解脱了。
这年春天,借助东北易帜的东风,蒋介石成功的打压了汪精卫势力,巩固了南京政权,并且使得南京政府正式成为中国的中央政府。可惜,实力比汪精卫大得多的李宗仁等桂系军阀并不买账。结果没过多久,蒋桂战争爆发,南京政府跨江北上的主力部队纷纷回援南方。
驻扎在江苏的石友三部,也接到命令,要求开赴广东讨伐桂系军阀。为了鼓动石友三参战,蒋介石甚至提前手令任命他为安徽省主席。
但是师承倒戈将军冯玉祥的石友三,自己习惯倒戈背后捅刀子不说,更深怕一旦离开北方南下,就会被当做炮灰消耗掉,甚至在中途就被蒋军消灭。
这个时候,两广也秘密派人携重金说项。
看到金条就花了眼睛的石友三,丝毫不顾形势变化,居然命令排列在长江北岸的数十门大炮一齐炮轰南京。气急败坏的南京政府,紧急调兵征讨。一见大军来围,石友三赶紧溜之大吉。江苏自然是不能待了,吴子玉的河南也不敢去,那就只好去东北军的河北了。
也不知道少帅张学良是怎么想的,一路狂奔北上的石友三,居然真的得到了东北军的接纳。石友三被安排在冀南一带,还给了一个第十三路军的番号,经过一番疯狂招兵买马,全军近八个混成旅共约六万四千多人,也算是人多势众了。
冀南紧挨着京畿一带,能够让屡有反叛的石友三部所谓第十三路军安营扎寨在这个地方,张学良也真是有些十三点了。
到了冀南的石友三,很快就和狐朋狗友张学成勾搭上了。
张学成是一个比张学良还要奇葩的张家子弟,乃张雨亭二哥的长子,即张学良的堂弟。张学成的父亲曾任东北黑山县警察队长,在剿匪时阵亡殉职。没成想张学成却性情暴劣,几乎无恶不作,更是毫无气节,日后居然干脆投靠日本人,在老爸殉职的黑山县成为民愤极大的匪徒头子。
蒋桂战争正酣,蒋军纷纷南调,石友三部又逃奔冀南,导致驻守江苏c山东的南京政府兵力严重匮乏。占据湖北c河南c陕西c山西c绥远的救世军,趁机出手,派出大军沿江而下,大举进攻江苏和山东。
等到民国十九年夏,桂系军阀彻底失利,蒋军已经腾出手来的时候,江苏和山东已经沦为救世军所属,河北则被东北军全部收入囊中。
除了四川仍在军阀混战之外,中国大的军阀势力经过十几年的内战,就只剩下四股了。其一是几乎形同诸侯的北方军,其二是占据东三省和京畿地区的东北军,其三就是江南蒋介石的黄埔军,其四是江北吴子玉的救世军。
内部的纷争消耗了东北军大量精力,暂时也无力进入中原。吴子玉的救世军,则一口气吃下了太大的蛋糕,显然还在呛着,北上南下都不行。蒋介石的黄埔军,则因为刚同桂系打了大半年,弹药成箱成箱地消耗同时,金条也是一包包地送出去,实在是人困马乏了,哪有精力搞第三次北伐。
至于黄埔军的由来,也是有渊源的。
蒋介石打仗,喜欢搞什么七分政治三分军事,也就是七根金条三颗子弹。而他用人是完全唯亲的,身体力行“黄c浙”的原则,也就是他任校长的黄埔军校毕业生c与他同乡的浙江籍贯c曾任军长的北伐军第一军出身,其基础就是黄埔军校生为骨干的嫡系军队。因此,也有人戏称蒋系军队为黄埔军。
乃至后来,为了弥补黄埔军校毕业生前几期没有经过长期正规培训,就直接拉上战场担任部队指挥的弊端,蒋介石又开办了陆军大学,将自己手中的黄埔军校前几期毕业生统统送进去再深造一次。因此,“黄c浙”又被加上了“陆”一字,改称了“黄c陆c浙”。
撇开过于庞大的北方军,国内简直就是三国演义了。
只是蜀国不在四川,而是在东北,实力也不是最弱,反而是足够威胁魏国。魏国占据中原,却没有横扫天下的实力,只好凭江死守。吴国更不是夜夜笙歌,而是磨刀霍霍,时刻准备逐鹿中原。
明朝北上灭元,也不过是几百年前的事情,辛亥革命的成功,也是从南向北推动,更是才过去没几年。
南京政府黄埔军,倒是很有可能再现一场北上统一战争的。二次北伐既然结束了,为什么不可以进行第三次北伐呢?
刚打倒了桂系洋洋自得的南京政府,才高兴了几天,就发现麻烦大了,第三次北伐再次拖延。事实上,民国十八年秋开始,不断被提及的三次北伐就再也没有实施下去。
这年秋天,美国华尔街股市崩盘,全世界经济先是一阵疯狂地震荡,随后进入了漫长而遥遥无期的大萧条时期。
来自英美列强的援助一下子就降低至低谷,这让习惯用金条作战的蒋介石苦不堪言,只好萎缩了全部作战计划,集中力量对付另外一方正星星点火般升起的势力。
国内亲苏势力经过一系列的暴动起义之后,艰难地掌握了一股属于自己的军事势力,然而由于内部投降主义的不断侵扰,导致这股宝贵的力量遭到严重削弱。秋天叶落开始的时候,国内亲苏势力成功战胜内部投降主义,将宝贵的军事力量转入穷苦山区。
屡剿不灭的亲苏势力,终于引起了重新掌控江南的南京政府恐慌。蒋介石集中人力物力重兵围剿这股弱小的势力,却始终未能彻底根除。南方长年累月的剿匪战争彻底拖住了蒋军的军力,导致及时北伐救世军成为了泡影。
可惜救世军也未能抓住这一个千载难逢的时机,未能积蓄起足够的力量南下征战。因为在关键时刻,东北军彻底怂了,整个北方沦为了战区。
南京政府后来应该感谢苏联,是他们派人成功让中国的亲苏势力陷入了奄奄一息的境地。
不过在民国十八年,苏联还顾不上在长江南方的亲苏势力,他们自己国内都陷入了一片混乱,既顾不上向宿敌远东共和国进攻,也来不及陈兵中亚威胁北方军政府。
苏联进入大胡子执政时期,第一个五年计划是纯粹为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重工业计划打前站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控制农业,为下一个五年的剪刀差做准备。
消灭富农的口号,极大地扩大了苏联所谓集体化的打击面。绝望的所谓富农c中农,甚至那些没饭吃的贫农,都在肆意破坏和恶意怠工。结果在所谓集体化的过程中,苏联国内的农用牲畜总量将近损失了一半,农业总产值下降了四分之一,严重的饥荒已经不可避免。
为了保证核心统治区域的稳定,新纳入控制的中亚地区受到了残酷的掠夺,几乎饿死了四五百万人。苏联国内其他地区饿死的人数,亦不会少于此数。
中亚再一次出现了大规模逃难的场景,大群大群的难民涌向咫尺之遥的阿拉木图一带,希望从这里转入较为平稳的远东共和国。
甘肃大旱的阴影始终笼罩在北方军政府的头顶上,这个时候中亚又出现这么一桩大事,简直就把布政司的诸人差点逼疯了。
陈安紧急调动北方军介入,对难民实行军管。经过协商,远东共和国按人头,向北方军支付过境费和运输费,然后将所有难民都接收到贝加尔湖以及更北边的鄂霍次克一带。
只是陈安拒绝了用远东共和国卢布的做法,坚决要求尤登尼奇用同价款的粮食支付。整个甘肃缺粮严重,有钱都难以买到足够的粮食呀。
远东共和国也缺粮,只好一边向陈安交付储备的军粮,一边紧急向美国购买粮食。尤登尼奇到美国买粮,不会受到任何限制。但是陈安就不行,除非是尼森伯姆接手,否则北方集团自己购粮总是受到这样那样的歧视。
尤登尼奇运来的大笔粮食,总算降低了甘肃有可能爆发的危险。
&nnsp;
0
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
很快,东三省议会联合会议再一次召开,张学良顺利成为东三省保安总司令,并兼任奉天省保安司令。
没过多久,也许是为了答谢张群在返回奉天途中的辛苦,也许确实是和南京政府达成了金援协议,也许是为了表示自己与老帅的区别,张学良正式宣布东三省即将易帜,将悬挂了很多年的民国五色旗改为青天白日旗,与南京政府实现统一,所部安国军也改称为东北军。
举世哗然,有人赞之,亦有人骂之,东三省内部更是争辩激烈。
早已回到阶州大本营的陈安,坐在躺椅上看到这则惊天消息,沉默了良久,最后叹息了几声,对着身边虎子说,“内部不稳的时候,还主动摇头乞怜,张家的东三省基业就要丢掉了。”
虎子自顾自在旁边练功,头也没抬的说,“张家小子不是什么好东西,跟老婆吵了一架,就马上勾搭上了一个情人。以后不是再吵一架,又要加一个?”
陈安顿时大笑起来,虎子判定别人好坏的依据实在是太简单了。
不过显然,陈安也有看走眼的时候。
赵四小姐确实是和张学良过了一辈子,前半辈子是用秘书的名义,后半辈子则是用妻子的名义,成就了一个在战争年代的传奇玫瑰故事。在他们的身后,则是于凤至这一位更加传奇的人物。
民国十八年一月,距离上台执掌东三省不过半年,少帅与杨宇霆c常荫槐的关系迅速恶化,最终导致张学良采用诱杀的方式暗杀了杨常两人。当年东三省议会联合会议的纠葛,到如今终于彻底解脱了。
这年春天,借助东北易帜的东风,蒋介石成功的打压了汪精卫势力,巩固了南京政权,并且使得南京政府正式成为中国的中央政府。可惜,实力比汪精卫大得多的李宗仁等桂系军阀并不买账。结果没过多久,蒋桂战争爆发,南京政府跨江北上的主力部队纷纷回援南方。
驻扎在江苏的石友三部,也接到命令,要求开赴广东讨伐桂系军阀。为了鼓动石友三参战,蒋介石甚至提前手令任命他为安徽省主席。
但是师承倒戈将军冯玉祥的石友三,自己习惯倒戈背后捅刀子不说,更深怕一旦离开北方南下,就会被当做炮灰消耗掉,甚至在中途就被蒋军消灭。
这个时候,两广也秘密派人携重金说项。
看到金条就花了眼睛的石友三,丝毫不顾形势变化,居然命令排列在长江北岸的数十门大炮一齐炮轰南京。气急败坏的南京政府,紧急调兵征讨。一见大军来围,石友三赶紧溜之大吉。江苏自然是不能待了,吴子玉的河南也不敢去,那就只好去东北军的河北了。
也不知道少帅张学良是怎么想的,一路狂奔北上的石友三,居然真的得到了东北军的接纳。石友三被安排在冀南一带,还给了一个第十三路军的番号,经过一番疯狂招兵买马,全军近八个混成旅共约六万四千多人,也算是人多势众了。
冀南紧挨着京畿一带,能够让屡有反叛的石友三部所谓第十三路军安营扎寨在这个地方,张学良也真是有些十三点了。
到了冀南的石友三,很快就和狐朋狗友张学成勾搭上了。
张学成是一个比张学良还要奇葩的张家子弟,乃张雨亭二哥的长子,即张学良的堂弟。张学成的父亲曾任东北黑山县警察队长,在剿匪时阵亡殉职。没成想张学成却性情暴劣,几乎无恶不作,更是毫无气节,日后居然干脆投靠日本人,在老爸殉职的黑山县成为民愤极大的匪徒头子。
蒋桂战争正酣,蒋军纷纷南调,石友三部又逃奔冀南,导致驻守江苏c山东的南京政府兵力严重匮乏。占据湖北c河南c陕西c山西c绥远的救世军,趁机出手,派出大军沿江而下,大举进攻江苏和山东。
等到民国十九年夏,桂系军阀彻底失利,蒋军已经腾出手来的时候,江苏和山东已经沦为救世军所属,河北则被东北军全部收入囊中。
除了四川仍在军阀混战之外,中国大的军阀势力经过十几年的内战,就只剩下四股了。其一是几乎形同诸侯的北方军,其二是占据东三省和京畿地区的东北军,其三就是江南蒋介石的黄埔军,其四是江北吴子玉的救世军。
内部的纷争消耗了东北军大量精力,暂时也无力进入中原。吴子玉的救世军,则一口气吃下了太大的蛋糕,显然还在呛着,北上南下都不行。蒋介石的黄埔军,则因为刚同桂系打了大半年,弹药成箱成箱地消耗同时,金条也是一包包地送出去,实在是人困马乏了,哪有精力搞第三次北伐。
至于黄埔军的由来,也是有渊源的。
蒋介石打仗,喜欢搞什么七分政治三分军事,也就是七根金条三颗子弹。而他用人是完全唯亲的,身体力行“黄c浙”的原则,也就是他任校长的黄埔军校毕业生c与他同乡的浙江籍贯c曾任军长的北伐军第一军出身,其基础就是黄埔军校生为骨干的嫡系军队。因此,也有人戏称蒋系军队为黄埔军。
乃至后来,为了弥补黄埔军校毕业生前几期没有经过长期正规培训,就直接拉上战场担任部队指挥的弊端,蒋介石又开办了陆军大学,将自己手中的黄埔军校前几期毕业生统统送进去再深造一次。因此,“黄c浙”又被加上了“陆”一字,改称了“黄c陆c浙”。
撇开过于庞大的北方军,国内简直就是三国演义了。
只是蜀国不在四川,而是在东北,实力也不是最弱,反而是足够威胁魏国。魏国占据中原,却没有横扫天下的实力,只好凭江死守。吴国更不是夜夜笙歌,而是磨刀霍霍,时刻准备逐鹿中原。
明朝北上灭元,也不过是几百年前的事情,辛亥革命的成功,也是从南向北推动,更是才过去没几年。
南京政府黄埔军,倒是很有可能再现一场北上统一战争的。二次北伐既然结束了,为什么不可以进行第三次北伐呢?
刚打倒了桂系洋洋自得的南京政府,才高兴了几天,就发现麻烦大了,第三次北伐再次拖延。事实上,民国十八年秋开始,不断被提及的三次北伐就再也没有实施下去。
这年秋天,美国华尔街股市崩盘,全世界经济先是一阵疯狂地震荡,随后进入了漫长而遥遥无期的大萧条时期。
来自英美列强的援助一下子就降低至低谷,这让习惯用金条作战的蒋介石苦不堪言,只好萎缩了全部作战计划,集中力量对付另外一方正星星点火般升起的势力。
国内亲苏势力经过一系列的暴动起义之后,艰难地掌握了一股属于自己的军事势力,然而由于内部投降主义的不断侵扰,导致这股宝贵的力量遭到严重削弱。秋天叶落开始的时候,国内亲苏势力成功战胜内部投降主义,将宝贵的军事力量转入穷苦山区。
屡剿不灭的亲苏势力,终于引起了重新掌控江南的南京政府恐慌。蒋介石集中人力物力重兵围剿这股弱小的势力,却始终未能彻底根除。南方长年累月的剿匪战争彻底拖住了蒋军的军力,导致及时北伐救世军成为了泡影。
可惜救世军也未能抓住这一个千载难逢的时机,未能积蓄起足够的力量南下征战。因为在关键时刻,东北军彻底怂了,整个北方沦为了战区。
南京政府后来应该感谢苏联,是他们派人成功让中国的亲苏势力陷入了奄奄一息的境地。
不过在民国十八年,苏联还顾不上在长江南方的亲苏势力,他们自己国内都陷入了一片混乱,既顾不上向宿敌远东共和国进攻,也来不及陈兵中亚威胁北方军政府。
苏联进入大胡子执政时期,第一个五年计划是纯粹为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重工业计划打前站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重点是控制农业,为下一个五年的剪刀差做准备。
消灭富农的口号,极大地扩大了苏联所谓集体化的打击面。绝望的所谓富农c中农,甚至那些没饭吃的贫农,都在肆意破坏和恶意怠工。结果在所谓集体化的过程中,苏联国内的农用牲畜总量将近损失了一半,农业总产值下降了四分之一,严重的饥荒已经不可避免。
为了保证核心统治区域的稳定,新纳入控制的中亚地区受到了残酷的掠夺,几乎饿死了四五百万人。苏联国内其他地区饿死的人数,亦不会少于此数。
中亚再一次出现了大规模逃难的场景,大群大群的难民涌向咫尺之遥的阿拉木图一带,希望从这里转入较为平稳的远东共和国。
甘肃大旱的阴影始终笼罩在北方军政府的头顶上,这个时候中亚又出现这么一桩大事,简直就把布政司的诸人差点逼疯了。
陈安紧急调动北方军介入,对难民实行军管。经过协商,远东共和国按人头,向北方军支付过境费和运输费,然后将所有难民都接收到贝加尔湖以及更北边的鄂霍次克一带。
只是陈安拒绝了用远东共和国卢布的做法,坚决要求尤登尼奇用同价款的粮食支付。整个甘肃缺粮严重,有钱都难以买到足够的粮食呀。
远东共和国也缺粮,只好一边向陈安交付储备的军粮,一边紧急向美国购买粮食。尤登尼奇到美国买粮,不会受到任何限制。但是陈安就不行,除非是尼森伯姆接手,否则北方集团自己购粮总是受到这样那样的歧视。
尤登尼奇运来的大笔粮食,总算降低了甘肃有可能爆发的危险。
&nnsp;
0
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