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太子返朝监国
推荐阅读: 邪王嗜宠:神医狂妃 邪王嗜宠鬼医狂妃 邪王嗜宠:鬼医狂妃 妖孽修真弃少 我寄人间 从今天起当首富 宠妻入骨:神秘老公有点坏 重生之再铸青春 超级修真弃少 修复师 万古第一神 我在坟场画皮十五年 裂天空骑 武神主宰 神医萌宝 重生南非当警察 神道仙尊 妖夫在上
由于穆王亲自提出太子监国, 打得所有人一个措手不及,让朝廷变得乱哄哄的跟个菜市场一样。
这件事还没完,穆王转头就说他支持皇政院的祖制,并且要求嫡长子代替监国。
这一招直接将矛头对向了皇政院, 皇政院原本就是打着以嫡子为尊的旗号反对穆王慕容祁监国, 这下子好了, 他们变成了风头浪尖上的人。非但不能明确表态也不能不表态。
而大臣通通又是一群老狐狸, 看见有人背锅,他们自然纷纷一致对向皇政院, 给皇政院压力。
其实对他们来说谁来监国都无所谓,只不过都要看陛下的眼色行事, 现在刚好有个冤大头被穆王推出来背锅,他们自然不会错过这次机会。
与其让自己得罪陛下还不如让皇政院得罪陛下。
于是,保皇派空前的团结一致推荐太子和穆王共同监国。
这样的话, 既没有违反祖制也没有违反陛下的意思, 对他们来说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而以沈家为代表的外戚势力,他们仍旧一致极力推举慈明宫重返朝廷,垂帘听政,当然他们的声音立即就被保皇派给否定了。
甚至还让保皇派给拉出来做比较, 比起慈明宫那位回来坐镇就不愿意走的主儿, 他们还不如选太子。
太子虽说是太后养大的, 但太子做事至少不是完全偏向外戚的,再加上他们保皇派完全有能力控制太子,不让她被太后控制, 所以让太子一起监国反而是风险比较小的事。
更别说穆王殿下是他们的人,有他一起,太子即便监国, 也不是什么都是她说了算。
千秋拓就不用说了,他当然是高兴太子返朝监国的,这样对她的名声也比较好听,以后对陛下交还东宫主权也有事实依据对陛下施压。
与此同时。就在这两天的争执不下,明正殿的天子仍旧没有苏醒的趋势,慈明宫开始在背后一步步夺权,先是从河间府占走了景王的产业,然后再是皇政院祈雨,慈明宫都有插手的痕迹。
华太后的手段比起慕晋深暗中发力,她显然更高明,几乎做到了水细无声,神不知鬼不觉的地步。
如今沈家的势力在河间府一跃成为河间府最大的士族。
其他散家小士族不是归附沈家,就是恨不得将自己变成了沈家的外家。可以说现在只要和沈家沾上关系,就能得到比任何时候要更容易得到的利益。所以大大小小的士家纷纷趋之若鹜。
显然比河间知府的宅院更加热闹。
今天马校尉再去送完一批粮食后,他特地在回来的时候将路上见到送礼的一幕,告诉了谭西知府。
谭西知府听了,他只是道:“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要确分势力,我们既不是保皇派又不是太后的人,我们东宫的亲信。”
“岳父,可我听说太子殿下现在在京城举步维艰,就连监国都是嫡次子在执行。”马校尉道。
他刚说完,谭西知府就拍了下茶桌,训斥道:“你蠢,为父还蠢吗!用你的脑子好好想想,我们现在在河间府的地位如何一枝独秀,为什么沈家不敢动我们?”
“这都是要感激太子殿下从南镜打通的粮道,现在凡是南镜来的粮商都只会先认我们,其次才是沈家。甚至连沈家都得问我们拿南镜的粮食。”
马校尉听了,他赶紧低头认错说:“岳父说的对,我这不是脑子不好使吗!有南镜在粮食咱们基本就稳了。”
谭西知府继续说道:“现在各地粮食欠收,南方多地运来的粮食都没有南镜的一半,现在南镜的优势明摆着在这里,我看没个二三年其他地方的粮食产量是不会超过南镜那块肥沃地的。”
“起码这几年还是我们东宫的人说了算。”
只不过,他也有忧虑,就是不知道太子殿下在这两三年会不会有打算收权的心思。
如果错过这二三年,以后怕是机会渺茫了。当然谭西知府知道太子殿下不会随便放弃机会的。
他相信自己的眼光,他是绝对没跟错主子的。
如今他的主子现在坐在东宫内,她在祈雨回来后,就开始对外面的事充耳不闻。
千秋燕也没有催她,她坐在她身边,听着容铮念叨着她的手艺好像变差了,油炸包的味道也没之前做的那么好了。倒是黄禹居然把她的手艺学的炉火纯青,甚至做的比她好吃。
千秋燕十分无语,她就给她多带了几份油炸包,没想到转眼间,容铮一下子吃完了。吃完后直接上火了。然后千秋燕还得去煲点凉茶给她下火。
两人在东宫的小日子还算清闲。
可朝廷已经吵了两天,尤其是在保皇派亲自对皇政院的施压下,皇政院终于愿意站出来履行监督的义务,让太子返朝监国。
皇政院一答应,马上就有人请欢公公亲自去东宫请太子回朝。
欢公公是什么人?他是陛下的随身太监总管,他的走动对所有人来说都有很大的影响。
欢公公本来有些犹豫的,但他听说太子被推举为监国人之一,他也是挺高兴的,可不能高兴的太明显。
于是,他拖到中午才去东宫通知了太子,请她回朝监国。
容铮自然答应了。
她没有理由拒绝,既然是监国,那她走监国的路继续自己的计划也未尝不可。
这一次,欢公公特地带来不一样的龙袍给容铮穿,几乎和天子的龙袍差不多了,差就差在用的锦绣丝和玄冠不同。但容铮的服侍等级已经是仅次于天子,她也相当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代表。
容铮穿上金龙袍那一刻,她感觉到龙袍里面的质感细滑,又不沾身,透气性又好,穿的她十分的舒服。
她在走之前特地在千秋燕的面前旋转一圈,告诉她:“孤要上朝了,孤的未婚妻可有什么表示?”
“小女就预祝太子殿下不负众望。”千秋燕见她自信满满,她的唇角也不知觉上扬:“旗开得胜。”
旁边的欢公公听了感觉她俩在把监国说得跟打仗似的。
他就赶紧提醒这未来的小两口:“太子殿下,千秋小姐,今日返朝意义非凡,不仅有百官,甚至是全天下的百姓都会知道此事。”
“届时,太子殿下就无法像现在这般低调,作为皇室之榜样,士子之模范,以后凡事都需要第一个迎头而上。”
并且还不能有任何差池。
只不过有件事欢公公不是很明白,太子殿下是如何说服穆王殿下推动大家为她返朝的?
欢公公也知道除了祈雨,穆王和太子殿下有接触,其他时候两人几乎不怎么来往,怎么这一次关系说变就变,现在两人几乎都快站在一起了。
他真是老了,越来越跟不上时代了,也对现在的年轻人个性变得捉摸不透了。
容铮和欢公公返朝后,她踏入御正殿那一刻,抬头望去,正殿上那张四方金光澄亮的龙椅,摆在她面前,并且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离她那么近。
她的出现,百官一举侧过身膝盖纷纷落地跪下,他们齐声叩拜道:“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御正殿恢弘宏亮,升龙梯在前,容铮的身影登上升龙梯走上了宝殿台,她坐在右侧汉白玉方椅上,对面则是穆王正坐着。
两人面对面坐着,形成了有史以来绝无仅有的手足共监国。
之前便是手足祈雨,穆王和太子殿下已经收获了民间一片呼声,最早的一次就是在河间府,他们俩同样在河间府的童谣里作为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代表。
眼下,他们兄弟再度一起监国,不得不说,在精神方面起到更多积极影响的作用。
天下的百姓们开始对这两人有了更多的期望。
毕竟能共同迎来雨的龙子们,怎么看都是天在佑大燕!
陛下在的时候都没有现在这番让整个大燕有了勃勃生机的气象。
与此同时,民间在今天确实比往日热闹多了,先是因为下雨后来又听说太子回朝监国了。
百姓们对太子监国都认为是理势当然的发展,尤其是太子在河间府有着极大的民心,河间府的百姓支持太子,那大家都是百姓自然对太子也多了几分厚望。
这一天桃花县的大街上运来一批粮米,刚到的时候就被米店老板们一抢而空。
然后米店老板又以多二十五文的价钱售卖,结果米非但没有卖出去,反而都堆在了仓库里发霉了。
他们都纳闷起来了,现在不是说到处缺米吗?怎么他们屯米了还没有人来买米啊?
于是,他们就组织人去调查,不调查还好,一调查,他们才发现自己落伍了。
原来桃花县的县令为了巴结谭西知府,知道谭西知府厌恶垄断,制造高价贩卖,他就打造了一个民驿站专门供大量进口的货物,其中就包括米了。
由于是专人派送的,所以县令命令出售价格不得多于成本价的一倍,而这批米是十文钱进货的,所以最多只能买十五文一斤米。比米店老板们便宜十文钱。
于是百姓们都去民驿站买米去了,自然米店的老板稍微抬高一点就没人买了。
大家都觉得县令是魔障了,放着钱不赚,后来知道他是为了前途,众人又唏嘘起来。然后米店因为市场的调整,而不得不跟着以十五文一斤的价格卖。可是还是卖不过民驿站,米店老板们为了不让自己亏本只好以十三文的价格售卖。
这才抢了一批顾客来购买。
现在的桃花县已经不如去年那样缺粮了,现在普通人家每个月还有半缸米的剩余,按照这样的趋势,说不定一年还可以囤个五六缸的米。
那么达到温饱了,民众们自然想换点新鲜的,于是有米的地方就有人特地带着米粮,走山涉水,去偏僻的地方以物换物。
要么用米跟猎人换肉,就是用米换几箩筐青菜什么的。
总之桃花县变成富米县的名声就这么打响了,让很多穷山僻壤的地方听说原本贫穷的桃花县突然富了,他们也产生了进桃花县入驻的想法。
刚好桃花县盛产一些水果,是别的地方缺的,于是桃花县令给谭西知府写了份信请示他,希望他能为桃花县开一条商道的便利。
谭西知府现在本来就缺人手,然后两人就这么搭上了,谭西知府主动给桃花县让了条道,让他们运输水果来河间府六县。
于是,桃花县的运输队开始建成,他们致富的路也开始打通为以后成为大燕国最大的富县作为铺垫!
而监国的第一天,大臣们原以为太子会趁机立威,结果他们没想到太子对穆王决定什么,她就支持什么,直到穆王有些不自信开始越来越下决定。
他凡事都喜欢问太子。
而太子则是对他单单对他说了风险两个字,穆王好像就懂了一样,可是大家都不懂,所以朝廷搞得像他们两个人的开堂会。
赵思年几次三番提醒王爷,王爷都没发现,他现在的注意力全在太子的身上。他现在就跟个虚心好学的学生,太子说什么,他都会举一反三,甚至有了新的突破。
这在赵思年眼里,王爷的成长显然比以前快多了,从前是几件事才有的收获,现在却因为太子的二三句话而收获颇大。
让赵思年的心情十分复杂,因为在他看来,穆王殿下现在越是成长,他就越依赖太子殿下。
如果到最后他无法摆脱对太子的依赖,就注定会成为附庸。
这才是赵思年担心的问题!然而王爷对此却没有多少危机感。所以赵思年是瞧在眼里急在心里。
同样堂下的大臣们,以葛秋带头,他从开始就不敢放松,生怕太子有什么决定。如果她有什么决定和建议,他肯定要站出来第一个反对的。
没想到太子几乎什么要紧的话都没说,只是一味给穆王建议,教穆王怎么做。
这让葛秋十分不是滋味。这么不滋味还是因为太子的想法颇有新意,而且她出口就满是点子,试问这份天生点在朝政的才能,谁不会羡慕。
惋惜的是,太子是沈家的外孙就算了,但她偏偏是被太后带大的。
若是太子得势,对保皇派来说不定是一件威胁的事情,甚至,太子一直是个潜在的不安定因素,他无法保证太子会不会重新投靠太后。
这也是为什么大臣对太子既反对又不得不重视的原因。
他们的心情也十分复杂。明晃晃摆在眼前的一个明君人才,她却是个烫手山芋。说说520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
这件事还没完,穆王转头就说他支持皇政院的祖制,并且要求嫡长子代替监国。
这一招直接将矛头对向了皇政院, 皇政院原本就是打着以嫡子为尊的旗号反对穆王慕容祁监国, 这下子好了, 他们变成了风头浪尖上的人。非但不能明确表态也不能不表态。
而大臣通通又是一群老狐狸, 看见有人背锅,他们自然纷纷一致对向皇政院, 给皇政院压力。
其实对他们来说谁来监国都无所谓,只不过都要看陛下的眼色行事, 现在刚好有个冤大头被穆王推出来背锅,他们自然不会错过这次机会。
与其让自己得罪陛下还不如让皇政院得罪陛下。
于是,保皇派空前的团结一致推荐太子和穆王共同监国。
这样的话, 既没有违反祖制也没有违反陛下的意思, 对他们来说是两全其美的事情。
而以沈家为代表的外戚势力,他们仍旧一致极力推举慈明宫重返朝廷,垂帘听政,当然他们的声音立即就被保皇派给否定了。
甚至还让保皇派给拉出来做比较, 比起慈明宫那位回来坐镇就不愿意走的主儿, 他们还不如选太子。
太子虽说是太后养大的, 但太子做事至少不是完全偏向外戚的,再加上他们保皇派完全有能力控制太子,不让她被太后控制, 所以让太子一起监国反而是风险比较小的事。
更别说穆王殿下是他们的人,有他一起,太子即便监国, 也不是什么都是她说了算。
千秋拓就不用说了,他当然是高兴太子返朝监国的,这样对她的名声也比较好听,以后对陛下交还东宫主权也有事实依据对陛下施压。
与此同时。就在这两天的争执不下,明正殿的天子仍旧没有苏醒的趋势,慈明宫开始在背后一步步夺权,先是从河间府占走了景王的产业,然后再是皇政院祈雨,慈明宫都有插手的痕迹。
华太后的手段比起慕晋深暗中发力,她显然更高明,几乎做到了水细无声,神不知鬼不觉的地步。
如今沈家的势力在河间府一跃成为河间府最大的士族。
其他散家小士族不是归附沈家,就是恨不得将自己变成了沈家的外家。可以说现在只要和沈家沾上关系,就能得到比任何时候要更容易得到的利益。所以大大小小的士家纷纷趋之若鹜。
显然比河间知府的宅院更加热闹。
今天马校尉再去送完一批粮食后,他特地在回来的时候将路上见到送礼的一幕,告诉了谭西知府。
谭西知府听了,他只是道:“正是因为如此,我们才要确分势力,我们既不是保皇派又不是太后的人,我们东宫的亲信。”
“岳父,可我听说太子殿下现在在京城举步维艰,就连监国都是嫡次子在执行。”马校尉道。
他刚说完,谭西知府就拍了下茶桌,训斥道:“你蠢,为父还蠢吗!用你的脑子好好想想,我们现在在河间府的地位如何一枝独秀,为什么沈家不敢动我们?”
“这都是要感激太子殿下从南镜打通的粮道,现在凡是南镜来的粮商都只会先认我们,其次才是沈家。甚至连沈家都得问我们拿南镜的粮食。”
马校尉听了,他赶紧低头认错说:“岳父说的对,我这不是脑子不好使吗!有南镜在粮食咱们基本就稳了。”
谭西知府继续说道:“现在各地粮食欠收,南方多地运来的粮食都没有南镜的一半,现在南镜的优势明摆着在这里,我看没个二三年其他地方的粮食产量是不会超过南镜那块肥沃地的。”
“起码这几年还是我们东宫的人说了算。”
只不过,他也有忧虑,就是不知道太子殿下在这两三年会不会有打算收权的心思。
如果错过这二三年,以后怕是机会渺茫了。当然谭西知府知道太子殿下不会随便放弃机会的。
他相信自己的眼光,他是绝对没跟错主子的。
如今他的主子现在坐在东宫内,她在祈雨回来后,就开始对外面的事充耳不闻。
千秋燕也没有催她,她坐在她身边,听着容铮念叨着她的手艺好像变差了,油炸包的味道也没之前做的那么好了。倒是黄禹居然把她的手艺学的炉火纯青,甚至做的比她好吃。
千秋燕十分无语,她就给她多带了几份油炸包,没想到转眼间,容铮一下子吃完了。吃完后直接上火了。然后千秋燕还得去煲点凉茶给她下火。
两人在东宫的小日子还算清闲。
可朝廷已经吵了两天,尤其是在保皇派亲自对皇政院的施压下,皇政院终于愿意站出来履行监督的义务,让太子返朝监国。
皇政院一答应,马上就有人请欢公公亲自去东宫请太子回朝。
欢公公是什么人?他是陛下的随身太监总管,他的走动对所有人来说都有很大的影响。
欢公公本来有些犹豫的,但他听说太子被推举为监国人之一,他也是挺高兴的,可不能高兴的太明显。
于是,他拖到中午才去东宫通知了太子,请她回朝监国。
容铮自然答应了。
她没有理由拒绝,既然是监国,那她走监国的路继续自己的计划也未尝不可。
这一次,欢公公特地带来不一样的龙袍给容铮穿,几乎和天子的龙袍差不多了,差就差在用的锦绣丝和玄冠不同。但容铮的服侍等级已经是仅次于天子,她也相当于一人之下万人之上的代表。
容铮穿上金龙袍那一刻,她感觉到龙袍里面的质感细滑,又不沾身,透气性又好,穿的她十分的舒服。
她在走之前特地在千秋燕的面前旋转一圈,告诉她:“孤要上朝了,孤的未婚妻可有什么表示?”
“小女就预祝太子殿下不负众望。”千秋燕见她自信满满,她的唇角也不知觉上扬:“旗开得胜。”
旁边的欢公公听了感觉她俩在把监国说得跟打仗似的。
他就赶紧提醒这未来的小两口:“太子殿下,千秋小姐,今日返朝意义非凡,不仅有百官,甚至是全天下的百姓都会知道此事。”
“届时,太子殿下就无法像现在这般低调,作为皇室之榜样,士子之模范,以后凡事都需要第一个迎头而上。”
并且还不能有任何差池。
只不过有件事欢公公不是很明白,太子殿下是如何说服穆王殿下推动大家为她返朝的?
欢公公也知道除了祈雨,穆王和太子殿下有接触,其他时候两人几乎不怎么来往,怎么这一次关系说变就变,现在两人几乎都快站在一起了。
他真是老了,越来越跟不上时代了,也对现在的年轻人个性变得捉摸不透了。
容铮和欢公公返朝后,她踏入御正殿那一刻,抬头望去,正殿上那张四方金光澄亮的龙椅,摆在她面前,并且从来没有像现在这样离她那么近。
她的出现,百官一举侧过身膝盖纷纷落地跪下,他们齐声叩拜道:“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太子殿下千岁千岁千千岁!”
御正殿恢弘宏亮,升龙梯在前,容铮的身影登上升龙梯走上了宝殿台,她坐在右侧汉白玉方椅上,对面则是穆王正坐着。
两人面对面坐着,形成了有史以来绝无仅有的手足共监国。
之前便是手足祈雨,穆王和太子殿下已经收获了民间一片呼声,最早的一次就是在河间府,他们俩同样在河间府的童谣里作为兄弟同心其利断金的代表。
眼下,他们兄弟再度一起监国,不得不说,在精神方面起到更多积极影响的作用。
天下的百姓们开始对这两人有了更多的期望。
毕竟能共同迎来雨的龙子们,怎么看都是天在佑大燕!
陛下在的时候都没有现在这番让整个大燕有了勃勃生机的气象。
与此同时,民间在今天确实比往日热闹多了,先是因为下雨后来又听说太子回朝监国了。
百姓们对太子监国都认为是理势当然的发展,尤其是太子在河间府有着极大的民心,河间府的百姓支持太子,那大家都是百姓自然对太子也多了几分厚望。
这一天桃花县的大街上运来一批粮米,刚到的时候就被米店老板们一抢而空。
然后米店老板又以多二十五文的价钱售卖,结果米非但没有卖出去,反而都堆在了仓库里发霉了。
他们都纳闷起来了,现在不是说到处缺米吗?怎么他们屯米了还没有人来买米啊?
于是,他们就组织人去调查,不调查还好,一调查,他们才发现自己落伍了。
原来桃花县的县令为了巴结谭西知府,知道谭西知府厌恶垄断,制造高价贩卖,他就打造了一个民驿站专门供大量进口的货物,其中就包括米了。
由于是专人派送的,所以县令命令出售价格不得多于成本价的一倍,而这批米是十文钱进货的,所以最多只能买十五文一斤米。比米店老板们便宜十文钱。
于是百姓们都去民驿站买米去了,自然米店的老板稍微抬高一点就没人买了。
大家都觉得县令是魔障了,放着钱不赚,后来知道他是为了前途,众人又唏嘘起来。然后米店因为市场的调整,而不得不跟着以十五文一斤的价格卖。可是还是卖不过民驿站,米店老板们为了不让自己亏本只好以十三文的价格售卖。
这才抢了一批顾客来购买。
现在的桃花县已经不如去年那样缺粮了,现在普通人家每个月还有半缸米的剩余,按照这样的趋势,说不定一年还可以囤个五六缸的米。
那么达到温饱了,民众们自然想换点新鲜的,于是有米的地方就有人特地带着米粮,走山涉水,去偏僻的地方以物换物。
要么用米跟猎人换肉,就是用米换几箩筐青菜什么的。
总之桃花县变成富米县的名声就这么打响了,让很多穷山僻壤的地方听说原本贫穷的桃花县突然富了,他们也产生了进桃花县入驻的想法。
刚好桃花县盛产一些水果,是别的地方缺的,于是桃花县令给谭西知府写了份信请示他,希望他能为桃花县开一条商道的便利。
谭西知府现在本来就缺人手,然后两人就这么搭上了,谭西知府主动给桃花县让了条道,让他们运输水果来河间府六县。
于是,桃花县的运输队开始建成,他们致富的路也开始打通为以后成为大燕国最大的富县作为铺垫!
而监国的第一天,大臣们原以为太子会趁机立威,结果他们没想到太子对穆王决定什么,她就支持什么,直到穆王有些不自信开始越来越下决定。
他凡事都喜欢问太子。
而太子则是对他单单对他说了风险两个字,穆王好像就懂了一样,可是大家都不懂,所以朝廷搞得像他们两个人的开堂会。
赵思年几次三番提醒王爷,王爷都没发现,他现在的注意力全在太子的身上。他现在就跟个虚心好学的学生,太子说什么,他都会举一反三,甚至有了新的突破。
这在赵思年眼里,王爷的成长显然比以前快多了,从前是几件事才有的收获,现在却因为太子的二三句话而收获颇大。
让赵思年的心情十分复杂,因为在他看来,穆王殿下现在越是成长,他就越依赖太子殿下。
如果到最后他无法摆脱对太子的依赖,就注定会成为附庸。
这才是赵思年担心的问题!然而王爷对此却没有多少危机感。所以赵思年是瞧在眼里急在心里。
同样堂下的大臣们,以葛秋带头,他从开始就不敢放松,生怕太子有什么决定。如果她有什么决定和建议,他肯定要站出来第一个反对的。
没想到太子几乎什么要紧的话都没说,只是一味给穆王建议,教穆王怎么做。
这让葛秋十分不是滋味。这么不滋味还是因为太子的想法颇有新意,而且她出口就满是点子,试问这份天生点在朝政的才能,谁不会羡慕。
惋惜的是,太子是沈家的外孙就算了,但她偏偏是被太后带大的。
若是太子得势,对保皇派来说不定是一件威胁的事情,甚至,太子一直是个潜在的不安定因素,他无法保证太子会不会重新投靠太后。
这也是为什么大臣对太子既反对又不得不重视的原因。
他们的心情也十分复杂。明晃晃摆在眼前的一个明君人才,她却是个烫手山芋。说说520小说阅读_www.shuoshuo520.cc